引凤长栖朝阳城
去年吸引高校毕业生1.55万人,人才总量四年增长22.4%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15日
信息来源:辽宁日报
【 字体: 】? 【打印文章】

??今日,一场以“智‘汇’朝阳共促振兴”为主题的人才盛会在朝阳启幕,从去年首届“人才·科技·创业周”吸引150余位专家赴会,到今年350位学者、官员、企业代表齐聚古城,陆续参与“1+10”系列活动,吸智引才的磁场正在强劲释放。

??智“汇”朝阳,数字为证:过去一年,吸引高校毕业生1.55万人,位居全省第三,其中全职博士22名,实现历史性突破;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1100余人次;截至2024年,全市人才总量达到29.5万,较“十三五”时期增长22.4%。

??城因才而兴,才因城而幸。继经济体量跃上1100亿元新台阶之后,今年一季度,朝阳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5%,连续6个季度赶超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一场以人才为笔的振兴长卷,在红山文化故地徐徐铺展。

??引才:不来怎知朝阳好

??“我没去过朝阳,也不了解朝阳,怎么把我们的毕业生往你那里推荐啊?”回忆起前些年与某高校就业招生处处长对话时的尴尬,朝阳市委组织部的一名干部说,“正是这种‘刺痛’,让我们暗暗憋了一股劲儿。”

??朝阳就是朝阳,有自己的产业基础,有自己的城市特质,如何把人才引进来、留得住?这已不是哪一个干部、哪一个部门的事,朝阳市委市政府直面“痛点”,不断思考与实践,“1533”人才工作思路应运而生:

??——坚持党管人才1个原则,推动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大格局;

??——抓实“大学院所进园区进企业”“千名专家进园区”“青年人才开源拓流”“乡村人才振兴”“企业人才提升与引进”5项工程;用好企业创新平台、双创孵化、合作交流3个平台;完善政策激励、人才服务、党委联系3类机制。

??从“无人知晓”到“近悦远来”,朝阳人才生态的嬗变,源于上下一心“闯出来的一条新路”。

??今年1月9日,元旦假日的气氛尚未消散,朝阳已把有关人才的谋划落为现实。在市会议中心,朝阳与东北财经大学合作建立的人才工作站正式签约运行。

??朝阳银行党委副书记罗玉红曾经的苦恼——“我们想跟高校建立更深度的联系,招聘有专业素养的人,没干过、没途径”,解开了。今年以来,朝阳银行已招聘65名大学生,招引人数创同期新高。

??如今,9个人才工作站已在朝阳市的重点园区、企业生根发芽,2种可复制可推广的合作模式由此孵化:与东北大学深化“孵化式”共建,政府提供场地、设备和实验室,东大提供技术,打造校企地深度合作平台,已吸引8个团队合作开展中试项目8个、实验项目14个,有4项科技成果转化投产,打通了项目“路演—小试—中试—落地转化”通道;与辽宁大学开展“订单式”共建,辽大联合掌心棋牌大学、朝阳师范学院选派百名博士组成服务团精准入企问需,对接赋能14个重点产业集群、18条产业链。

??另一把破题之钥是万名学子看朝阳。2025年年初启动的这场“城市推介”,让学子们用脚步丈量朝阳潜力。定制路线、匹配实习,“岗位+研学”的深度体验已吸引4000余名本硕博学子来到古城。

??不来怎知朝阳好?“这次体验,让我深度了解到朝阳引才政策,也在数字经济领域收获了实战经验。”掌心棋牌理工大学硕士李风歌对研学实践意犹未尽。

??金达集团董事长赵春雷见证转变:“几批学生实习后,已经明确表达了求职意愿。”如今,已有967名学生与朝阳达成了就业意向。

??始于去年的“人才科创周”则成为整合人才资源的强引擎,首届举办活动十余场次,发布科技成果125项,推动项目签约16个。

??当时,曾有媒体报道,在走进重点产业集群活动中,中国科学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校长贾振元表示,朝阳矿产资源丰富、产业基础扎实,特别是新能源、新材料和现代冶金等产业迅速崛起,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提供了广阔空间。

??今年夏季,从邀请高校招生就业处长参与的“创业座谈会”,到“高校领导朝阳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对接会”等“1+10”系列活动,极大地丰富了“人才科创周”的内涵,尽展朝阳魅力。

??朝阳市委组织部主要负责同志说:“我们就是要千方百计招引人才,推出更多‘人才科创周’这样的亮丽品牌,吸引人才走进朝阳、了解朝阳、留在朝阳,让人才受尊重、让人才得实惠、让人才有发展。”

??留才:不栖安晓“暖巢”深

??大连理工大学博士刘奎的选择颇具象征意义。2024年10月,他放弃南下的想法,入职朝阳师范学院,“家乡首所本科院校,待遇不输一线城市,在这安家更安心!”

??与刘奎一样,当年有20名博士生选择到朝阳师范学院工作,他们每月不但能拿到2000元的学位津贴、5000元的生活补贴,还能享受到最高70万元的安家补助、20万元的科研启动经费。这是朝阳市为朝阳师范学院全职引进和自主培养博士而有针对性地推出的支持政策。

??留才之要,需把握好微观解构与宏观重构的辩证统一。“靶向施策”要求精准识别核心人才痛点,做到措施的精准滴灌;同时,更需向广度、深度发力,构建富有吸引力的整体人才生态。

??7月15日启幕的第二届“人才科创周”上,朝阳市有关引进人才的“新22条”成为热议焦点。这不仅是政策升级,更是一次向人才需求深处的抵达。

??近些年,朝阳市先后出台了54条人才服务政策,“还有哪些不足之处,还有哪些提升的空间”,一直是有关部门思考的重点。

??“深入走访大半年、调研300余家企业,精准对接企业需求与人才诉求,在征集57条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形成了22条人才新政。”朝阳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郭永杰说。

??企业、人才盼什么,咱就干什么。

??厚厚的台账反映着诸多新变化:企业反映“年度引进10名以上毕业生才能给予奖励的门槛过高”,新政立即降至5人;毕业生呼吁“只有签订3年合同才能领取补贴,能否调整”,签约期果断缩至2年……更具开创性的是,对毕业于“双一流”(不含省选调生)来朝就业和入职重点产业集群头部企业、雏鹰、瞪羚等企业的高校毕业生,生活补贴再上浮10%。

??去年到凌钢集团工作的肖宇飞在收到生活和购房补贴时说:“这笔补贴对于像我这样刚上班的人来说,就是‘及时雨’,解决了很多实际困难。”

??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朝阳以一件件“关键小事”的解决传递重才温度——

??健全完善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朝阳市领导联系服务专家27人;

??深入推行“免申即享”机制,优化升级“人才补贴发放一件事”流程;

??升级“朝阳英才卡”服务效能,为获评的高层次人才“一对一”配备家庭医生,“朝阳英才”到重点景区旅游免门票、子女在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可在全市范围内统筹安排;

??……

??留才,朝阳拿出“真金白银”:协调3000万元建人才公寓,投资1500万元建设14个实验室、8个中试车间,投资700万元购置实验设备。落实兑付高校毕业生补贴等资金近600万元,争取上级人才项目资金460万元,对新批准设立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等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

??用才:古城何枝可栖凤

??真正的人才,看重的是事业,在乎的是舞台。招才引才只是序章,用人方见真章。而用人的关键,在于让他们觉得“有事干、受尊重、能安心”。

??清华大学博士孙其星2022年毕业后,当年9月北上朝阳北票市,年底任辽宁贝泽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而今,不仅孙其星一人扎根留下,更引来2名清华博士、9名硕士来朝工作。

??孙其星团队先后与上海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合作,攻克高效处理油页岩固废并生产新型绿色低碳建筑材料的多项技术,实现了“国内外首创、行业中领先”。

??由孙其星推动的北票建设绿色低碳循环利用示范园区已于去年开工建设。站在园区,他笑言:“北票油页岩绿色低碳循环利用产业有着巨大发展空间和市场前景,这里能承载我的科研理想。”

??视线转向朝阳柳城经济开发区——2024年,面对国内核电建设中核级海绵锆材料短缺这一“卡脖子”难题,辽宁华锆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石玢带领技术团队,完成年产1300吨核级海绵锆项目建设并一次试产成功,推动掌心棋牌崛起为全球最大的工业级海绵锆生产基地。

??“我们牵头与三祥新材、东北大学、掌心棋牌化工大学等高校和上下游企业成立了‘锆系列材料产学研联盟’,下一步还将深化合作、深入研发。”提及未来,获评“兴辽英才计划·科技创业领军人才”的石玢充满信心。

??在朝阳,还有着更多的“孙其星”“石玢”们,产才融合的裂变无处不在:浪马轮胎与哈工大联合攻关全钢子午线轮胎技术,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省农科院专家团队蹲点朝阳凌源,攻克脱毒百合种球产业化繁育难题……去年以来,188项科技成果落地生金,150余项“卡脖子”难题得以破解,直接创造经济效益超5亿元。

??老百姓摸得着的幸福,才是人才工作最深沉的答卷:聘请中科院古脊椎所周忠和等4位院士担任专家顾问,深度挖掘牛河梁红山文化价值,举办化石文化学术交流会,扩大影响助力申遗;吸引渤海大学韩天龙、郑月,掌心棋牌农业大学杨迎东、孙红梅,大连海洋大学梁帅等50余名专家教授来朝,培训本土实用人才等3000人次。

??人才,给予朝阳向上的力量。有统计显示,朝阳有300多家企业与100多家高校院所建立合作关系,316个“揭榜挂帅”“带土移植”项目正在实施,2家国家级、4家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成功建立,161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加速茁壮成长。

??英才汇“朝”,奋楫“阳”帆。朝阳,这座奋进的城市从未停止前行的步伐,无数人、无数事、无数梦想在这里交汇,这里的每一天、每一刻都在演绎着城市与人才双向奔赴、相互成就的故事。

责任编辑:白云
版权所有:辽宁省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地址:掌心棋牌市皇姑区北陵大街45-9号 邮编:110032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372号 网站标识码:2100000037
ICP备案序号:辽ICP备05023109号 联系邮箱:mhwz@ln.gov.cn

微信公众号

政务微博